埃及男人很色

 
 出發前往埃及之前,
 認真看了一下遊埃及的禁忌
 
 常看見有關陸客遊台的新聞,
 大部份的內容都是負面的報導
 例如:
 在女王頭脖子上刻「xxx到此一遊」,
 在台東的「水往上遊」景點丟入煙蒂或垃圾驗證水流方向
 在安靜的展館內也不乏見到排隊插隊,或者提高嗓門大聲說話的陸客

 他們之所以這樣只是承習他們在老家的表現罷了
 但台灣人不喜歡這樣
 因為他們的行為與台灣人的文化及長久以來的習慣不同
 而文化的不同容易產生誤解與衝突
 因不瞭解而產生討厭  反感  不舒服

 喜歡到別的國家走走
 其實也是增加自己對世界的瞭解
 提昇對事物的接納度
 
 在同一個地方待久了
 很容易以此環境為出發點去做事,去做人,去看事情,去思考
 相同的模式若用在不同的地方可能因習慣及文化的不同變得不合宜
 
 例如:
 外國人的主動親臉頰的打招呼方式若用在台灣
 可能會受到一個巴掌的回應再加一上一句「你幹嘛啊!神經!」
 
 而台灣人單純握手示禮的打招呼方式
 在埃及也不是人人適用喔!

 埃及人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
 謹遵伊斯蘭教教義
 女人不可拋頭露面
 更不可與至親外的異性有所身體上的接觸
 哪怕是手牽手或搭肩也不可以
 
 遊客也不能隨手拿起相機拍攝當地女性
 除非徵得對方的同意 
 或者對方主動要跟你合照
 像這樣...
 
 

在埃及較少見到東方人的關係
就像早期若有歪果人在台灣街上總會造成很高的回頭率
哪怕是在自己長像不算頂尖的外國男生,在台灣也會立刻升級,讓許多美眉主動像磁鐵一樣吸上去

就算你在埃及想低調地穿衣服或與當地人作相同裝扮
若不是矇到剩下2顆眼睛
在那兒亞洲臉孔就是一整個高調
 
我們團內的阿姨們各個都受到熱烈的歡迎
不誇張
他們徵得我們同意後
通通「撲」上來合照
 

 

但是在埃及,女性朋友就要小心囉!
埃及是個保守的國家,故當地男生若不出國
對女性的瞭解與認知大多來自西方電視節目與雜誌
西方國家普遍觀念開放,穿著自由 
在西方海灘一整片比基尼美眉是正常現象
而在福隆海灘一整片比基尼美眉則會被口哨連連  大似報導
 
好 ,話題再拉回來!
 
因此,在埃及就是...
別國家女性(埃及以外國家)=穿著清涼,行為舉止開放大膽的女性
看過許多資料都說「埃及男人很色」
我想是宗教上的長期壓抑以及外來媒體帶給他們對女性的無限暇想
讓他們產生對其他國家女生「很開放」的刻板印象吧!

所以他們會趁跟你拍照的時候搭一下肩
或有時會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偷摸一下屁股吃口小豆腐...等的事情時有所聞

滿足姨~妳跟他們拍照的時候有沒有被偷吃豆腐啊~~(下圖) 
 
 外國帥哥V.S台灣水美眉(滿足姨)

 所以到國外去記得先瞭解對方
 拋開自己國家的習慣與包袱
 勇敢去跟世界面對面吧!

 
 隨性地開車

 上一篇[Egypt] What !! It's Egyptian -埃及人的有趣生活-2(無法過馬路的開羅) 的問題猜到了嗎?

 答案要揭曉囉!有發現這台車子後面的窗戶不見了嗎??!!

  
  沒有車窗的車子

  不是因為埃及很熱,所以不裝窗戶啦~
  也不是因為埃及幾乎不下雨,所以不裝窗戶啦~

  那...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咧?
 
 
仔細瞧,這台公車貼滿了ok繃!
 


剛出機場時,就看見一台賓士停在一旁
看它的後座玻璃好像是改裝過的
窗上許多的小天線(埃及的收訊不好是嗎?)

第一印象這樣,
想說埃及會不會像電影《 the sex of city 2》那樣,
以豪華名車及皇宮飯店打破他們對沙漠國家阿布達比的刻板印象?
 

 很可惜,結果是沒有的....
 到開羅市區後,大都是看見像這樣車體表面凹凸不平的狀況
 

 NISSAN廂型車
 
 埃及的車子好壞差很多
 普遍不完整
 而且車身上的logo都讓我覺得好像山寨版
 完全不符合該牌子的CIS(註一)規範啊~~
 
 

 
 花俏的賓士卡車

 
  日產的車很多,
  而且我覺得埃及人的民族性有塗鴉等藝術創作的本能
  他們很愛在車上貼滿貼紙,或著裝上許多顏色的LED燈


華麗嘟嘟車(貼滿貼紙)
 
 
這台農車也改裝得跟皇室座騎似的,竟然還裝上簾子!!一整個夢幻了起來~


花俏的水果車,令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繽紛大膽的用色表現埃及人熱情的個性,滿地垃圾表現埃及人的隨性
 

工業設計史提到『Art Deco』裝飾藝術運動(註二)曾記載此風格受埃及等古代裝飾風格影響
 
就連雨刷(埃及不下雨好像也用不到雨刷齁?)也要改裝成斑馬紋
後照鏡裝飾貼紙像賽車車種般(在開羅沒辦法賽車啦~只能「塞車」)
白色車體也漆上了雙色條狀裝飾
且沒有遮parting-line喔~一整個十分豪邁地刷塗,筆觸中在在突顯埃及人隨性自如的性格


最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還是車子內裝的毛毛布
那種冬天才會出現的毛毛布材質
在埃及的車子裡隨處可見
Why ?埃及人  tell me why ? .
這看起來及摸起來不是更熱了嗎? 


賣炒栗子的推車
小販把用來裝栗子的紙摺成甜筒狀
擺插如菩薩身後射出的光芒
看到這一幕我幾乎要跪下五體頭地了
埃及人怎能如此可愛呀~
把一個普通的食物包裝,作如此裝飾!!(尖叫)


照片左下方,用Marlboro煙盒大玩疊疊樂的埃及人

這令我有深刻體會...
無論是哪個民族.哪個國家.有沒有上過美術課或設計課
在生活中,即便是小小的角落,都可發揮大大的創意
其實人的內心深處的都有一股對美的渴求
都是希望看見美好,並努力追求美好的
我愛這個世界的所有一切!

 
沒見過TOYOTA的CIS有這種字體耶...該不會是自己漆上去的...
 

正統TOYOTA 

 

果不其然,這台NISSAN應該是山寨了吧...(I 居然消失了~品牌是一個字一個字貼上去的嗎?)

 

埃及當地的韓國車也不少
現代啊~KIA呀~到處都是
自此可窺視韓國人的魔爪也悄悄伸到埃及去了
會不會哪天木乃衣也變他們的啊?


左邊那台車同時掛上HYUNDAI及....WB華納(電影公司)牌以及.... Apple(蘋果)牌....
好啊好啊~牌子都讓你們自己掛好了~到底也不需要真的買高級車款嘛~
買個平價車再來貼牌就好了啊!!!(也很想買車的小資女孩之忿怒)
 

 
車子是埃及人用來運輸物品,其中一項很重要的交通工具
觀察到他們的車子幾乎都會裝上車架
接著就會極及所能地把東西往車頂上放....


最常見是車頂載輪胎(埃及終年炎熱,車子爆胎機率是滿高的...)

 
是回收紙板嗎?埃及人真的很厲害...整車搖搖晃晃地還是開上路了...
 (最有勇氣的應該是隔壁車的....居然敢開在他旁邊...><)

 
載滿了香蕉(滿到好像隨時都會掉下來)

 
 
偶爾...車頂上載的會不一樣, 例如....人...


 

話又說回來,為何埃及的車子品質會如此良莠不齊呢?
當然有錢人開進口車,但沒那麼有錢的人要求不高,「只要有車開」就行了
已開發國家中,很多的車子報廢後,
可以修的修,可以拼湊的拼湊,只要能用,可能會被送到第三世界國家或落後地區繼續使用
所以若在埃及街上看見有的摩擦車前後輪胎不一樣大,
或者車子只有一片玻璃,其餘窗戶都是空的不用太意外
這也是埃及人隨性的一面呀~



埃及人的可愛才不只這樣呢...

 
 to be continued.....

(註一)CIS
企業識別系統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簡稱CI或CIS)
是為提昇企業形象,增強企業識別性,增加營銷利潤,所規劃製作的標準化.規格化.組織化和系統化的整套經營概念.促銷戰略和視覺傳達設計
簡單舉個例子:
劉德華本人名字就叫作「劉德華」,他的本名若被寫成「劉的滑」,那就不合乎原本的規範,也就不等於是他本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山寨」(很像但不是原本的那個)啦!

再舉個例子:CIS其中一項是視覺性的一致,今天就算從從模仿阿扁時妝化得有多像,只要不是跟本人長得「一模一樣」,
都不算合乎原本的規範,也算是山寨版啦!

降子說明...清楚嗎?
 

(註二)Art Deco 「裝飾藝術」運動

裝飾藝術」運動(Art Deco)是指在20世紀的20~30年代(兩次世界大戰之間)
在法國、美國和英國等國家所展開一種非常特殊的設計與裝飾風格。

Art Deco裝飾藝術風一詞出自1925年法國巴黎舉辦的國際裝飾藝術博覽會,
而這種風格散佈於生活中的每個環節, 涉及家具、玻璃、陶瓷、飾品、繪畫、建築、圖案、室內設計和書籍...等廣泛領域。


流行總是有跡可循.在Art Deco風格興起之前,『流行』與『時尚』一詞能夠輕易與『貴族』與『富人』劃上等號
在傳統社會中,風格的影響自上而下,且大眾階層無法與貴族階層共同擁有這種流行趣味
好比看宮廷劇時,無論朝代、國別,我們總能藉劇中人物的服裝、配件及建築等元素判斷出角色的定位
 
有錢人及上流社會人物的家總是金碧輝煌,服裝上呈現明亮色系、製以高級布料,配以精雕細琢的稀世珍寶作為凸顯身份的飾品
相反地,普通百姓在建築及服裝上的呈現多以簡單、樸實的配備及單調一致的顏色基調,表現其平凡,大都無多餘飾品
 
 
 有錢人                                                                                 普通百姓

 
 由此邏輯可推出時尚流行的時尚脈絡
 
然而,隨著工業化發展,機械化開始,工業設計孕育而生,與手工藝產生相對衝突,
 在時尚產業也掀起了巨大的革命,流行方式逐漸改變....
 
機械化的絕對優勢在於能獲取規模效益,自然地,製造商們自會不遺餘力設法使產品能服務於最大消費群所能擁有的口味需要
時尚的形成逐漸成為製造業、設計師及大眾市場共同作用的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間,自然資源短缺,製造業開始大量使用合成材料(塑料),
主要是塑料有助於利用機器加工、切割,代替手刻模子的方式,
大大降低製造成本,如此一來,產品可以用比傳統方式生產的產品更便宜的方式販售
當然,塑料的絕緣特性,以及容易清潔等,成為適合生產大眾化產品的材料

塑料的研發,造就許多時代的傳奇,
例如台灣塑膠大王--王永慶,打造塑膠王國,造就台灣經濟奇蹟
另外一個例子,是耳熟能詳,風靡全球80幾年的長壽玩具--『LEGO 樂高積木』  

 下面影片介紹樂高公司如何從小小的木工廠開始,至今成立樂高樂園的故事
 
重點不在樂高玩具材質的改變,而在樂高創辦人Ole Kirk Christiansen
是如何
經歷無數次的挫折,通過老天爺的考驗,秉持不斷創新求變的精神
克服一切,一路走到現在,讓樂高傳奇,伴隨許多孩子渡過童年

好!話題再拉回來!
新材料的發展(塑料)總是兩路並行的,
一方面製造商致力於如何使新材料降低造價,
而設計師思索著怎樣用這種新材料重新賦予產品新的式樣.

Art Deco的設計風格受到當時幾個因素的影響
包括:現代藝術的影響(如印象派、超現實主義...等)、原始藝術的影響(來自非洲及南美洲原始部落的面具圖騰...等)、簡單幾何型(常用幾何型如陽光放射型、閃電型、星星閃爍型及埃及金字塔型等)....等眾多原因,再此不多作贅述,
不過其中一個影響因素便是埃及古代裝飾風格

英國考古學家Howard Cartery在埃及發現法老圖坦卡門Tutankhaman之墓(史上最年輕最短命的法老,後面會提到)
大量出土的文物中,展示出一個炫麗奪目的古典藝術世界,震驚了歐洲的新進設計師們

特別是圖坦卡門黃金面具.具有簡單的幾何圖形,
使用金屬色系和黑白色彩系列,卻達到高度裝飾的效果,給予設計師們強而有力的啟示

圖坦卡門黃金面具

 另外,
 古埃及時代非常普遍的建築裝飾圖案,如盛開的紙草和蓮花圖形
 (請參考[Egypt] What !! It's Egyptian-埃及人的有趣生活-1 篇)
 
 都是簡單明快地從自然抽象出來的幾何圖型加以變形處理,相當壯觀
 故裝飾藝術的表現,大都有傾向抽象的風格

 由此可見,埃及的古老文物對於全球的流行趨勢潮流影響,也佔一席之地呢!!

 什麼?古文明的發現憑什麼影響整個時尚圈,甚至是工業設計發展史呢?

 很簡單啊!就像最近剛離台的棒球明星曼尼

棒球明星曼尼

據說他的辮子頭也在台引起一陣小小炫風

再看看今年最潮最夯的流行元素是什麼嗎?  答案是:螢光色及小碎花


不知從何開始,服裝及飾品店大量出現螢光色的消費性商品
大家開始一窩風地跟進,走在台北街頭,
總不乏見到螢光色與碎花衣褲的混搭打扮


在這波流行之前,印象中螢光色較多出現在黑人的服飾打扮、球鞋以及檳榔攤的招牌燈管與西施的服飾上
  
 圖片來源evoke :巴黎2013春夏男裝特別報導
 

圖片來源《Tobie_openshaw
  

 2013年螢光色逆襲,掀起時尚界潮流風爆的鼻祖基本上應是搖滾小天后Arial,最先開始在頭髮上挑染螢光色
 

不過在10年前,足球明星貝克漢(David Beckham)早嗅出螢光潮流,被拍到想低調,卻戴螢光毛帽高調出門



小碎花

來自我舅舅漂撇的青春歲月年代,來自阿罵的花襯衫,
這些舊時代的代表,這些與小時回憶綁在一塊兒的重覆小圖騰,
曾幾何時也成了引領時代潮流的主角了? 


圖片來源《三喵的家與幻想環遊世界的熟女

 
圖片來源《藥師吉米部落格

 
這些流行元素皆靠著明星及當今火紅話題行銷
而主導及決定這些流行元素的則有背後一群重要的人...
他們早在1年多前就已決定了明年度該流行什麼...
那麼究竟他們是何依據領導時尚趨勢呢?
 (欲知詳情請加入Kelvin老師的CMF Club @ Facebook)
  
但我始終相信不管這些流行源是否源自好萊塢或者是哪個非洲部落
終將由「什麼都是他們的」的韓國人成為那個最大的推手,將流行項目推向最高點...

過去台灣也有段時間大大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
當時日劇流行,日系打扮也很夯
台灣甚至還受動漫的「宅男」文化影響,開了女僕餐廳
當時許多人也哈日哈到極點,MUJI的質樸風格也曾滿街都是

如今韓風當道,連男裝都出合身韓版,
台灣人亦對其死終如一

我得讚美一下韓國人不斷創新的精神
一直製造最美好且適合亞洲人的流行趨勢讓台灣人follow
  
 
 
 
 
說到這我也要佩服一下日本人
不管韓國怎麼變  世界怎麼變
他們始終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做自己」
尋找適合自己的基調  同保留自己的文化


台灣人一直都是很好的Follower,而韓國日本則是很好的Creator
只是韓國日本創新速度之快,台灣人只能一直跟努力跟
卻始終無法率先嗅出下一波的時尚流行在哪裡,就永遠只能當別人的Follower

若非一味地盲從,某天有人問起,請問...台灣人的文化...是什麼呢?
你會怎麼回答?
 
值得好好思考一下喔!

參考資料:
19世紀後之設計風格-裝飾藝術運動Art Deco 》一文
現代設計的肇始時期--「新藝術運動」》一文
小絲瓜資訊網》網站
工業設計史》課本

 
 
arrow
arrow

    fishs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